本站讯(记者 何杰)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宜春学院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作出的决策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宜春学院力量。
校党委书记李国金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面向新征程,将团结带领宜春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学校自身发展融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与宜春市“869”行动计划,锚定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鼓足干劲抓落实,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科学谋划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中鲜明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做好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增强了信心与决心。”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詹婷表示,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宣传宣讲、贯彻落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方向,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全会强调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我们要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发展规划处处长赵云表示,当前,学校正全面推进“五宜大学”建设,打造宜学、宜教、宜研、宜业、宜居的特色大学,坚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我们要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构建新型育人生态,精心谋划学校“十五五”改革发展,奋力谱写宜春学院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李霞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前沿阵地,将自觉担负起学习宣传全会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贯彻落实到思政课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讲好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俊峰说:“作为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校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立足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艺、园林、环境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七大专业构成的学科群优势,系统谋划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面向“十五五”,我们将把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
“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我们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李磊表示,要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要把全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五育并举”,特别要发挥音乐舞蹈专业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的独特优势。要引导教师在艺术创作和舞台实践中讴歌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要鼓励学生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创作演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在艺术实践中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成长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全会将“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经济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贺为说,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学校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精准发力,紧密对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需求,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推动工商学科交叉融合与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经贸人才,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思想引领上强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坚实的学科力量。
“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新能源产业学院将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以服务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宜春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为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锂电新能源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制造与材料化工学院院长刘健平表示,学院将通过校、政、企三方协同,继续探索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拟通过打造“锂电+”专业集群,实行“‘2+1+1’+校企多轮切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十共一体”育人新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型”队伍建设机制,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宜春锂电产业发展出一份力量。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立足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聚焦‘五宜特色’大学建设,扎实推进校地合作‘五五工程’和师生社会实践“十百千万”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涵说道。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院长尹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了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将教育的战略定位与整体部署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行谋划,重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将其作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环节,这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落实。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主动将其融入学院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征程上展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青春澎湃力量为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张蔓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踏上“十五五”的新征程。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自身既要积极投身于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征程之中,又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党团一体化建设工作体系,始终与青年大学生并肩前行,引领他们共同识变应变求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宜春学院青年智慧,向教育强国建设交出宜春学院的青年答卷。
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2022级预防医学学生廖初奕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我认真学习了全会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也为医学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身处“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医学前沿领域加强学习,将个人的科研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图文一审:袁璐
图文二审:徐天兰
图文三审: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