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第153期校友讲坛圆满举行 杰出校友闵嗣生传扬育人初心与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10-17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宜春学院

本站讯(学生记者 温雅晴 陈杰)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4日下午,宜春学院校园内暖意融融,第153期校友讲坛在师生的期待中如期举行。本次讲坛特别邀请到我校1996届数学系杰出校友、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校长闵嗣生重返母校,以“观盛典砺初心,承精神向未来”为主题,与母校师生共话教育理想,分享育人经验。招生就业处(校友事务中心)处长段军平,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红武、院长臧爱彬及数学系教职工、师范类专业学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红武主持。

闵嗣生校友以真挚讲述开启“观盛典砺初心,承精神向未来”主题宣讲,分享了2025年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礼的经历:“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升起,受阅官兵铿锵前行,载着抗战老兵的车辆驶过,我在观礼席上多次热泪盈眶。”他坦言,那一刻深刻体会到国家富强的不易,也明晰了教育者的使命——不仅传知,更要让青年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培育有家国情怀的新人。观礼后,他第一时间在学校组织“观盛典、话初心”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图为闵嗣生进行“观盛典砺初心,承精神向未来”的主题宣讲

结合三十余年从教经历,闵嗣生剖析新时代教育理念变革。他坦言初登讲台时曾陷入“知识灌输”误区,认为讲透知识点、提升成绩就是合格教师。但随着实践深入,尤其面对有个性的新时代学生,他逐渐意识到教育核心是“育人为本”,要培养“完整的人”。为此,他在奉新一中推动教学改革:推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让知识与生活、其他学科结合;建立数字化综合评价平台,全面记录学生成长;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推送个性化练习、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有效解决“因材施教”难题。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闵嗣生引用名言强调培养学生责任感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他分享案例:曾有内向学生因基础薄弱缺乏信心,却擅长动手发明,他鼓励学生加入科创社团并亲自指导,最终学生作品获省级奖项,自信心与成绩双提升。他由此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要求教师每周与学生深度谈心,定期组织志愿服务、社区整治等“责任担当”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奉献。

面对师范类学生,闵嗣生寄予期望:要坚定教育初心,将教师职业视为“终身事业”而非“谋生手段”;要保持学习热情,紧跟教育理念与技术更新;常怀同理心,以爱心、耐心陪伴学生成长。“希望你们接过教育‘接力棒’,在讲台发光发热,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本次校友讲坛历时两小时,氛围热烈。师范生称闵嗣生的分享让自己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坚定从教决心,愿以其为榜样成长为“四有”好老师。讲坛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进了校友情谊联系。


图文一审:何杰

图文二审:黄义强

图文三审:段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