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生记者 付裕 高禹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要求,7月5日至6日,宜春学院智能制造与材料化工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青年学子走进宜春市袁州区新坊村,围绕安全教育、文体艺辅导、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安全护航童年,筑牢生命防线
7月5日,实践志愿服务队走进新坊村,为乡村儿童带来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情景模拟,将防溺水“六不准”、防诈骗“三不要”等安全知识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这份用心,彰显了青年学子的仁爱之心与责任担当,诠释了德育精神的生动实践。
文体艺浸润童心,启智赋能成长
7月6日,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践课。在趣味实验中,孩子们用自制泡泡液吹出五彩泡泡,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一张普通的白纸,经过折叠竟能稳稳托起书本,初识结构力学的奥秘。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次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也是科学兴趣的萌芽。同时,志愿者们还精心组织了跳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投圈等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让乡村儿童在运动中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感受体育的无限魅力。
心理滋养童年,红色铸魂成长
他们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情绪传递”“团队拼图”等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表达情感。团队采用“课程普及+个案干预”模式,将心理知识转化为美育实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在表达中建立自信。在新坊村村委会,志愿者们以红歌、诗词、手势舞为载体,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课堂。孩子们学唱《爱我中华》,在旋律中感受家国情怀;实践团队诵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沁园春·雪》,激发孩子们的英雄梦想;孩子们自发表演《红星耀中国》手势舞,稚嫩的动作中流露出坚定与自豪。
此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青年学子在服务中锤炼本领、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青春力量注入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
图文一审 赖 奇
图文二审 陈 浩
图文三审 龙 玲
责任编辑 郭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