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外国语学院 供稿)为帮助学生明确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提前做好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4月8日晚,外国语学院特邀杰出校友、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台辉于人文大205教室开展“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的发展困局与突破”专题讲座,该院副院长刘兵飞主持,该院22级、23级学生共160余人聆听讲座。
郭台辉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对外语专业带来的挑战。他指出,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迭代,基础语言翻译工作正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但困局之中也蕴藏着新的机遇。郭教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讲述了外语专业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他强调,学生应主动朝着跨学科方向发展,将语言能力与法律、金融、科技等领域专业有机融合,逐步提升自身不可替代性。同时,积极培养文化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突围的关键。
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就自身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选择的困惑积极提问,与郭教授展开深入交流。郭教授耐心细致解答,为同学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此次校友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让大家对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他们学业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附:郭台辉校友简介
郭台辉,男,江西万载人,1997年6月毕业于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原宜春师范学科外语系),现为云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被授予“云岭学者”;2022年被聘为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云南省“省委联系专家”;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社科基金公开招标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21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暨“文化名家”人才工程;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被授予“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云南省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被授予“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著作主要有《历史社会学的技艺:名家访谈录》《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现代政治中的公民身份》等。译著包括《利维坦的诞生》《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西方公民身份传统》《公民身份的条件》《寻找政治》《公民身份》《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三卷)》等。编译作品《历史中的公民概念》《当代国家理论:基础与前沿》等。
图文一审:刘晓旭
图文二审:毛熠敏
图文三审: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