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骏川,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兼班长、校足球协会竞赛部部长、经济与管理学院足球队队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分会主席团成员。获得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全国个人一等奖、中东部地区赛特等奖,江西省第三届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省级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省级一等奖等荣誉。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
“我爱独处,也爱群居。”这是徐康骏川对自己的评价。遇到困难或需要思考人生的时候,他选择独处,而当团体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担当。“我认为自己既是大家的‘引航员’,也是大家的‘服务员’。”身在团体中的他,总是担任着领头羊的角色。他主动创办新颖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体会活动的乐趣。同时坚守自己的职责,尽最大努力去服务同学,让他们从中受益。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这在徐康骏川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曾带领全班同学拍摄“班级的边缘”微电影,总浏览达1w+;带领团队运营专业公众号“工商北极星”,已发表20篇推文;在李铁斌老师、温娜老师的指导和张梦媛、王雨红同学等十一位队友的配合下,荣获“第八届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实务设计赛道中东部地区”特等奖等。在一次次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他不断补足自己的短板,同时也收获了无数次与队员们宝贵而又难忘的瞬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青苔花虽然像米粒般细小,也要充满自信,像牡丹一般绽放自己的个性。谈及对科研的看法时,徐康骏川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科研是一条光荣的荆棘之路。因为它,我以一个独特的身份去接触我本来无法接触的事,去访谈本来没有机会访谈的人,去用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发现一个从没有人发现或靠近过的真相。”科研的道路困难重重,建模、信息整理等都是他所要面临的挑战。但他从不畏惧艰险,遇到困难就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体验、访谈这个社会上他感兴趣的个人或群体,去感知社会的多层性和复杂性,深入地了解人文社会的面貌。“我的世界观可能会随着我做的一个又一个研究而不断被颠覆、强化、扩展、重建,这便是我与这个世界相处和沟通的方式,也是我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特路径。”
在科研过程中,他被李铁斌老师、唐小明老师所震撼和带动着。从老师的身上,他学到了无限的新知识、对待问题的严谨态度、埋头苦干的落地精神、帮助他人和启发后来者的风范,感受到他们身上更广阔的视野、更宏大的目标和更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在与这世界上最优秀、脑力最佳、续航能力最强的一批人一起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他也在慢慢扩展和延伸自己生命的高度和深度。
源头有活水,实践出真知
在寒暑假期间,徐康骏川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曾在宜春市市政发展有限公司实习,担任办公室助理,协助办公室主任整理、草拟公司相关文件公告,参与全市排水管道工程监督工作,学习相关测量工具的使用等。通过这些实习,他也学习到很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明白了人世间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怎样,都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应冷静思考,听取他人意见。
他说:“做好社会实习工作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它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他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真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在实习舞台上不断锻炼自我,挖掘自我潜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穿越时空的经典诗句,既是徐康骏川着力实践的人生哲理,也是古往今来许多人通往成功彼岸的重要法则。
学生记者 陈茹艺
审核 敖林珠
编辑 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