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何杰 特约通讯员 燕齐)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切实承担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任务,力争在“长江红色文化带”建设工作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进一步擦亮江西红色文化名片,11月17日-19日,由宜春学院联合万载县人民政府、湖南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大学共同举办,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指导的“湘鄂赣苏区革命史料研究暨第三届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研讨会”在宜春市万载县召开。
宜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曾晓春,中共万载县委书记严旭辉致欢迎辞。江西省社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肖洪波讲话。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梅黎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炳林教授,宜春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宜春市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易斌,江西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办公室执行副主任钟小武研究员,江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四级调研员刘建勋,宜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舒炅,宜春市史志办副主任温智勇等莅会指导。开幕式由宜春学院党委副书记严青松主持。
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代表撰写的论文70余篇。研讨会分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近百位党史档案专家和高校学者学子围绕“湘鄂赣苏区史料挖掘整理”“苏区精神传承弘扬”“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等话题展开积极研讨。
曾晓春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宜春学院事业发展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还简要介绍了宜春学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几年探索实施的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五个一工程”、“五红五优”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和省级平台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史料挖掘的情况,期待通过学术研讨和工作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和大力帮助。
肖洪波在讲话中指出,万载是红色故土、革命老区,在此地召开研讨会是正当其时、契合主题。此次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切实加强湘鄂赣苏区革命史料研究,推动湘鄂赣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江西省社科院将和宜春学院一起共同努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深化对湘鄂赣苏区红色资源的研究和宣传,推动红色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
严旭辉在致辞中指出,三省高校和党史研究部门相聚万载,共商湘鄂赣苏区革命史料研究和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工作,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为万载高质量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同时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主论坛上,梅黎明教授、王炳林教授、钟小武研究员、曾长秋教授、彭柏林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房宏婷教授、王钰鑫教授、涂开荣研究员、代祥副教授分别作大会发言。在分论坛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论文作者代表交流了学术观点。在分论坛二,来自湘鄂赣三省高校和史志档案部门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开展了工作交流。主论坛由宜春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霞教授主持,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松仁教授作学术交流总结。中心骨干代祥副教授、胡喜如副教授主持分论坛一并作总结。李霞教授主持分论坛二,梅黎明教授作指导讲话。
18日下午,与会嘉宾赴万载县仙源乡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参观考察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红旗》报社旧址。
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研讨会自2021年举办首届以来,得到全国各地高校和党史档案部门专家学者的关注,收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投稿论文76篇,汇编字数超过42万字,内容涉及革命史料挖掘整理、革命精神传承弘扬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丰硕的研讨成果。
编辑 袁璐
审核 范松仁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