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胡灿 刘嘉仪
刘雅文,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
路遇恩师 提升自我
来到宜春学院,刘雅文最开始录取的是广告学专业,虽然不是自己心仪的专业,但因为家人从事相关工作,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她静下心来学习,获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之后幸识伯乐,班主任梁俊楷老师的鼓励给了她莫大的信心,也为她后来的学习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刘雅文更加希望能够明确未来的方向。在大一下学期上现代汉语课的时候,冷瑾老师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她。刘雅文表示:“冷瑾老师认为我在汉语言这方面是个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她鼓励我更加深入学习。”因此,刘雅文决心转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学习,转专业后,在麻治金老师和刘旭东老师的指导下,她对汉语言的兴趣愈发浓厚,通过老师的教导和本人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直面困难 调整状态
光鲜亮丽的背后,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转专业后,刘雅文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方面,她当时仍处于大学适应期,尚未有清晰的学习规划,成绩不太理想,而大一缺的课要在大二补修,期末需要接受十门课的考察;另一方面,大一的时候她参加了很多比赛与考试,占去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为迎接挑战,她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效率至上,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对于学习和娱乐,她善于“弹钢琴”。刘雅文说:“学习和娱乐并不冲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终究要回到实践中去。”
学习认真刻苦,工作踏实能干。大学期间,刘雅文获得校级及以上级别奖项近二十项,涵盖写作、师范技能、演讲、辩论、英语写作、英语词汇等领域,且多次参与志愿活动,是江西省高校“红色走读”竞赛优秀团队成员。
保持热情 为梦而战
专业与未来的工作紧密挂钩。对于如何学好一门专业课,刘雅文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她认为想要真正学好一门专业课,第一便是保持热情与初心,拒绝内耗与躺平;第二就是自信,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在多个领域突破自己能力的边界,寻求全面的发展;最后,要有责任和担当,培养爱国之心与赤子情怀,让自己走得更远。
刘雅文说:“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汉语言文学是语言和文学的结合,语言是理性之美,文学是感性之美,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是可以享受思维的碰撞的。”“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们。”在她心中,大学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将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会给予她自豪感和满足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她会继续考研、考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备考,为汉语言研究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无奋斗,不青春!刘雅文勉励同学们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以一颗热情的心去面对漫长的学习之路,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党和人民,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审核 敖林珠
编辑 晏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