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若将校运会比作一叶扁舟,运动员们则是海上的“弄潮儿”,用自己的品格与奋斗掀起层层梦想的浪花。同样,在这样一场充满梦想与奋斗的校运会上,这样一群奔跑着的运动健儿们正将“坚韧”“奋进”“拼搏”的优秀品格化作舟楫,在红色跑道的海洋中奋力划起属于自己的青春浪花。
漫漫长跑,行舟坚韧方致远
在常人看来,超长的红色跑道路程是否触及到运动员健儿的极限?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长跑运动健儿们如何有效克服多重阻力奔向终点?“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奋力挥臂……”从未身临其境之时,摄像师的镜头和精炼的语言或许不足以使人直观地感受到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时所展现出的坚不可摧的优秀意志,而当笔者闻其名走近,深入观摩之时,长跑健儿们这一群体的不懈精神却令笔者叹服不已。
“对于长跑这一运动项目来说,坚持下来,就有成功的可能,比拼的不仅是实力,还有意志。”当谈及自己对于长跑的看法时,刘志强说道。据笔者了解,这次是刘志强第二次参加校运会1500米项目,为了此次比赛,他倾注了很多精力与耐心,希望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当然,坚持是校运比赛时不可缺少的一类优秀品质,长跑这一项目则是将这个品质发挥到了极致。“在赛前训练时,我心中只有不断奔跑的信念,我相信,平时的磨练终将化作坚韧品质的果实。”刘志强眼神坚定,娓娓道来。
在观众眼中,凡是报名参加了长跑比赛项目的运动员,“挑战者”这一标签似乎就已早早为运动员冠名,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则顺理成章地为健儿们荣誉加冕。因为坚韧是战胜自己、勇创佳绩的有利法宝,是否具有坚韧的品质,成为了预测和衡量一位长跑运动员品格与成绩的重要标准。
稳中求进,健儿中流展英姿
赛场终究是赛场,当到达中流击水的那一时刻,在观众眼中,奔跑的他们满富魅力,激起了场中的阵阵欢呼与呐喊。这魅力的背后,是长跑运动员汗水的不断浇灌,当然,他们值得。“在我眼中,当意志品格这个大前提筑牢后,长跑项目则更多的是考验我们的综合素质,包括心态、节奏、呼吸、步伐等。”刘志强如是说。对于每一位长跑运动员来说,了解自身的实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稳中求进”,便是拿出了赛场上的最佳状态。但若想达到这一状态,则要看是否能够克服重重难关,其中,心理压力便是这难关上的第一重。
“起跑第一圈时,由于实力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压力难以避免,但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是自我状态的把控与调节。”谈及长跑比赛的困难时,刘志强面色略显凝重。成绩是赛场上重要的一方面,比赛开始后,在第一圈差距稍稍被拉开时,笔者留意到坐在看台上的观众隐隐面露担忧之色。但是略显残酷的竞争对于运动员而言则是一场“奋进”的考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节奏,能否在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压力下迅速调整状态,能否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双脚踏上红色跑道的每一步都考验着运动员各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行至中流,难关并非一重,运动员即将面临的或许是最难的第二重——呼吸。“可能对于长跑来说,呼吸是吓倒很多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身体上的不适是持续性的,尤其考验个人意志。”刘志强向笔者提到。击水中流,方显青春本色,故而挑战的存在才能彰显长跑运动员的意志与能力,显然,他毫无惧色,“调整呼吸是长跑的重要一部分,不要在感到不适时自乱阵脚,积极调整后,我认为已经成功了大半。”刘志强向笔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最终冲刺,击浪拼搏三千里
对于日常喜爱跑步锻炼的大部分人而言,或许会有种这样的感受——沉重。特别是跑到末尾几圈,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与其说身体上的“沉重”是第三重难关,不如说这是黎明曙光到来之前最后的黑夜,它象征着希望与成功的临近,但又不同于静默的黑夜,“沉重”是运动员的最终考验。“临近终点时,我们用着最后的潜力,奋力一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刘志强描述长跑时感受时,眼神微动。在体力不支,身体沉重感到来之际,呼吸自然更加不适,这时,是什么支撑着运动员进行最后的一搏?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能够克服“沉重”所带来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身为长跑运动员最为清楚:“我的办法就是给自己鼓劲,手臂带动身体,身体带动脚步,咬着牙将自己最后的潜能激发出来!”刘志强目光闪烁、面色微红,似乎想起了之前在红色跑道上咬着牙训练走过的每一瞬。击浪拼搏三千里,在最终的时刻激起千层浪花的,便是这茫茫红色跑道海洋中向终点冲刺的“弄潮儿”。冲过终点的这一刻,定格成为了奋斗道路上最为珍贵和难忘的瞬间。
“行舟者”“击水者”“弄潮儿”……身兼多重身份的长跑运动员刘志强在最后一刻完成了他的梦想,驶过了无边无际、象征着考验与挑战的红色跑道海洋。此时,沉重的呼吸早已被重新定义,它不再是体力考验的极限,而是胜利成果的彰显,他们是跑道上的奋斗者,用坚韧、奋进、拼搏的精神感染着校运大赛场上每一个人,向砥砺奋进中的长跑运动员学习,是每位YCU学子共同的追求与道路。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凌允华 汤家源
审核 陶华蕾
编辑 喻轮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