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专访】将“心”比心 深入“生”心——专访我校最美辅导员提名陈浩

时间:2024-05-13浏览:418

陈浩,男,中共党员,1995年5月出生,理工学院20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3班辅导员。曾获3次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江西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个人、宜春市“书香家庭”、宜春学院“优秀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和“军训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在高校辅导员在线官方公众号上发表三篇与学生谈心谈话的征稿文章,获得市级以上获奖征文2篇,参与课题2项。

以“心”换心,做个肯用心的辅导员

以“心”换心,既有陈浩对教育的热心,也有他对学生的用心。他认为辅导员要乐于用心,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近百名学生,他设计“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技能证书、学年总结和计划、班级建议和目前所遇困难等内容,每一学年开学后由学生自行填写,然后他再独自收集,按照班级整理打印成册。他认为这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还能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帮扶。面对不善言辞的学生,他采用“书信疗法”,在班级建立“师生互信信箱”,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通过手写信来倾诉烦恼和寻求帮助的渠道,他也可以此来解决部分学生在学习成长、情感生活和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困扰,目前,他已收到和回复学生来信共15封。

面对亦师亦友的缘分,他希望大学四年能够和每一位学生都留下一点专属的记忆——他制定了“和学生吃到一块”的计划,通过请学生吃饭与他们进行谈心谈话和关心帮助,有时候他会亲自下厨做饭,有时候与学生相约学校食堂,班上99名学生,目前已完成了70名学生的进度,他会将与每一位学生吃饭的所聊所感写进日记,准备送给他们作为毕业礼物。面对半夜三更的“麻烦”,他从不拒绝,保持二十四小时的开机习惯,没有错过每一个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截至目前,他共有5次半夜接收到学生的紧急求助,其中他将一学生运动摔伤,处理到凌晨两点多的经历,写成文章《扎根》,并在江西省教育工会组织的“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征文中荣获高校组二等奖。此外,他还坚持以寝室一日一拍为抓手,以正能量话题或经典名言警句回复寝室长每晚的打卡,通过线上查寝工作加强日常互动和情感交流。

以“生”为本,做个爱学生的辅导员

20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2、3班是陈浩教师生涯所带的第一届学生,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是他所致力的目标。如果用一句来概括他的育人成效,那么便是学生的成长是最好的荣誉。在集体荣誉上,2021年,20机制2班被评为宜春学院首批“红色班级”培育班和“先进班集体”;2022年,20机制专业夺得理工学院专业篮球赛冠军;2020年-2023年,在他兼任学院运动会教练期间,理工学院在校运会上连续三年团队总分第一,已达到了八连冠的佳绩。在个人荣誉上,学生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10余项,校级荣誉共100余项。此外他还指导学生分别在第六届、第七届和第九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荣获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参与指导学生团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目前,班级中已培养发展出13名中共党员,20余名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考研拟录取15人。

他总结出一条认为可以一直践行不辍的理念:一定要把学生放在心上,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都需要过程,但是对学生的爱容不得等待。作为一名辅导员,他认为要用爱来弥补眼下的不足,用爱来解决一切学生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每年教师节那天,当看着一条条学生用心编辑的祝福,他觉得作为辅导员的辛苦在顷刻间变成了无法言喻的幸福。

以“体”育人,做个会干活的辅导员

以“体”育人是陈浩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实际学生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工作思路。其中的“体”包括深入学生的体力、张弛有度的体制和身心一统的体育。他知道辅导员是个体力活,但不能瞎忙活,要知轻重、明缓急,节省体力,高效管理。一要树立公信力。他充分开好新学期第一会,在班会上建立威严,立好规矩,在日常中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二要形成共情力。在处理学生问题和进行谈心谈话的时候,他经常会运用“角色互换”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三要富有感染力。他知道一个具有感染力的老师能够带动和影响自己的学生,所以他通过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去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他从不缺席班级活动,通过活动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挖掘学生的潜力。

同时,他认为辅导员也是个技术活,管理学生要有法可依。他深知此法不仅是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还有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要用张弛有度的体制来打造团结有爱和文明有序的班级。基于此,他在管理班级时建立了奖罚分明的班规制度,比如综合学业成绩和寝室表现进行奖赏、对于成绩挂科的学生进行指导帮扶......同时,注重建设素质过硬的班干队伍和形式多元的班级小组,例如根据专业特点、学习所需和个人兴趣,成立兴趣小组,并设立组长,不定期组织活动,做到内容多方面,人员全覆盖。

“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入职培训的一次庄严宣誓,让他坚定了要做一名新时代四有辅导员的职业理想。他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以“体”育人、以“心”化心为践行理念,以饱满的教育热情,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去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陈浩的“引路人”精神正感动、激励着每个人!

审核 袁群

编辑 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