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为国育才守初心 润物无声绽芳华

时间:2021-11-30浏览:622

他潜心科研,默默奉献,以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他率先垂范,齐心协力,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他用朴实的行动、用孜孜以求的匠心,践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书写着一名高校教师的奋斗之歌。他就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党支部书记——周国华教授。

启智润心  教学科研勇创新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周国华不辞辛劳,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积极参与学校的转型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学活动。

周国华鼓励党员同志勇挑重担,狠抓教学质量,敢于做学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者。加强日常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学活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支部带领教师构筑了省内特色鲜明的“天工创客空间”和“西门子——宜春学院智能制造控制中心”等开放工程创新教育平台,借力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赛年均获国家级、省级奖项60余项。

党员团队示范作用突出,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8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1项;获2020年度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评定为校级一流专业,并顺利通过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验收。2016年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周国华与时俱进,及时充电,敢于创新,不仅挖掘源源不断的“活水”,还注重培养学生找“水”的能力和方法。作为班主任,他所带班级考取研究生15人,取得同专业办学以来的优异成绩。指导大学生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际赛道金奖的好成绩,这也是江西省的首枚国际金奖。周国华牵头完成的实践金课《创造学》获得首批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立项,实现宜春学院国家级课程零的突破。

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促发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埋头犁地”,更注重“抬头看路”,周国华紧密结合专业开辟了一条产教融合的新路,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他所在的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为宜春市企业派出了多名科技特派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周国华所在支部参与宜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数量多,企业认可度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项;周国华团队与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开发的镍基非晶合金磁敏传感器磁材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周国华获得唯一的宜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特别贡献奖,支部宋福康同志、黄宸武同志被评为宜春市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2017年研究开发的宽频率恒磁导共模电感磁芯具有良好的抗DC性能,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上;2018年研究开发的单体抗直流线性互感器磁芯成功替代进口;2019年研究开发的低损耗铁基纳米晶无线充隔磁片性能达到日立金属水平。

规范高效  支部建设强堡垒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机电工程系党支部现有党员14人,其中博士4人,具有高级职称9人,是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团队,他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争先创优,勇创佳绩,在宜春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实践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党建教育入人心,工作开展融中心。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依托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学习强国平台等,规范深入开展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扎实深入,入脑入心。2017年、2019年均被评为宜春学院先进党支部。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的表扬;在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该支部党员教师争先恐后报名参加学校抗疫先锋队,主动参加学校、社区抗疫防控第一线,全体党员均带头捐款捐物。多位党员同志荣获宜春市“十佳科技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坚持大爱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员教师带头承担一线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推荐学生入党10人,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及企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为国育才守初心,润物无声绽芳华。这是对周国华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永恒的追求。


记者  晏亚芳

审核  詹  婷

编辑  何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