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10月27日,我校迎来了第二十二届运动会。运动会是我校师生重点关注的大型体育活动,在探索如何将其打造成以全面育人为最高目标的户外课堂时,我校多方面对校运会持续改革。
参与群体广泛化
据统计,我校历届运动会一直延续以学生为参赛主力的形式开展,近些年来,随着“全民体育”口号的号召,自2012年起,我校将教师也纳入运动会参赛选手范围,鼓励教师积极参赛,让全校师生共同体会运动的快乐。不仅如此,研究生、国际友人也积极参与运动会。同时,我校将运动会和创意营销进行有机结合,鼓励创业大学生在体育场外摆点售卖,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能量补给站”,也是学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发挥出运动会的最大效益。
手持冰糖葫芦叫卖的21级新生杨俊烨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创业,也正好借此契机为运动会助力,让场上的同学们能够吃上‘久违’的冰糖葫芦。”除此之外,身扛相机的记者、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看台上的啦啦队、公正严谨的裁判员……沁湖学子都在运动会的赛场上散发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开展形式多样化
近些年来,我校根据发展需求,在运动会设置上大胆革新。结合趣味性、集体性等方面不断完善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我校在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延续“竞技体育”的观念,增加了30x60米接力、“毛毛虫”接力、同心鼓等考验团队配合的集体比赛项目,这样运动会不再只是几个有特长的学生展示的舞台,而是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使他们在运动会的过程中体验到体育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校运会举办二十二届以来,由于增设了一些趣味性比赛项目,以前两天的校运会改成了三天。“组委会早在十几天前就开始关注天气状况,气象台显示今天天气状况良好,但开幕式上突然下了点小雨,经组委会商讨决定运动会照常进行,出于对表演者的安全考虑,临时取消了最后啦啦操表演的高难度动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曾晓春谈到,“大胆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引导学生在运动会中培养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促进全面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是我校改革的内部动力。”
“运动成果”持续化
运动会绝对不是一场单纯的体育竞技,更应该是倡导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的契机与切入点。为延续运动精神,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步道乐跑项目。每到傍晚,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总能看到奔跑的身影,他们拿着手机,听着“打卡成功”的口令。将运动融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自律运动,在运动的同时观赏校园风景、熟悉校园的各个角落,快乐运动,运动成果展现在每一天是我校不变的宗旨。
来自2021级新生陈沭怡讲到:“跑步是我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每天奔跑2公里,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次运动会我也积极报名参加了项目,我会全力以赴。”
博忆峥嵘路,慧启新征途,每一届的运动会都是一场创新与总结。运动会的不断改革,是学校重视体育运动,探索五育融合实践路径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校对加强师生体育锻炼的执着信念,展示了我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李金军 艾秀雯 刘思婷
审核 谢雪军
编辑 喻轮奇